A156、A157、A158:而我们也知道,乾隆皇帝的六下江南来杭州,每一次,都是选拱墅的“富义仑”码头上的岸
A159、A160:在御码头旁的一堵大理石墙上,有一幅长约50米的浮雕,向人们形象地呈现了当年乾隆下江南时的空前盛况。
精彩拍摄.构图最佳.清晰漂亮.十分欣赏.学习并问好老师.
精彩拍摄.构图最佳.清晰细腻漂亮.十分欣赏.学习问好老师.
精彩拍摄.构图最佳.清晰细腻漂亮.十分欣赏.学习问好老师.
147楼:东方兰201老师好~感谢多次鼓励!运河杭州段的历史遗迹还真的不少,从武林门到拱宸桥,特别是“拱宸桥”和“湖墅”两处,我小时候就是很市井、很民俗、很热闹的地方,我知道的传说就很多,大运河是杭州市井风韵、民俗风采的象征,是一条杭州的人文之河。过去不够重视,现在成了一宝……
A161A162:有诗云:“南薰轩畔帆如织,宝庆桥边柳欲飞。遥想乾隆巡两浙,于今尚有彩云归。” 南熏轩
A163、A164:御码头的南薰轩,想当然过去应该是接待皇帝的地方,现在成了市民的乐园
A165、A166:御码头的碑亭,前面拍过了,这里换个角度再来一次
A171:古时杭州城北运河不仅风景好,还孕育了独特的运河都市文化。据明代田汝成的《西湖游览志》记载:出武林门至北关(今大关)皆称湖墅。在明代以前,有江涨桥、湖州市(湖墅)、半道红市;清代又有归锦桥市(卖鱼桥)、拱宸桥市,江南各地的大米在此集散;到清末民初,湖墅运河两岸行栈密集,商业繁荣,交易兴旺,已有“十里银湖墅”之称。
A172:从御码头往北,那天走到这里给我一个意外的惊喜,因为感觉这里真正没来过,(前面有些河段没走过但能想象,这里凭感觉就不一样),按理说,这里离我小时候居住的拱宸桥不远,但毕竟那时还小,没有走到这里来玩过……
A173:有船驶过就有了波浪,在实地可以听到波浪的声音而且感觉波浪还不小……
A174、A175、A176:没想到这里有一处汽艇的锚泊处,再当我看到那中式老房子就知道了,这里一定是有名的“富义仑”
A177:河对面中式的老房子就是“富义仑”,小时候也曾听说过“富义仑”,但那时“湖墅南路”一带有太多的仓库,谁知道哪里叫“富义仑”,原来在这里……
A178、A179、A180:下午3点半,现代的汽艇比较漂亮,结合夕阳拍一下